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心理减压 - 正文
考生、家长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来源:厦门网 2008-5-9 9:27:48 【字体:小 大】

高考已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不仅考生紧张,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的家长们更紧张,心理焦虑也表现得更严重,而家长的焦虑无形中又给考生增加了压力。考生、家长如何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最佳心态,共同轻松面对高考?集美中学校长刘卫平几年来坚持在每周一晚上为高三学生做心理辅导,积累了丰富的高考心理减压经验。本报邀请刘卫平为考生、家长提供“减压”策略。

 

    让孩子感到轻松快乐

 

    刘卫平说,可以想像:如果孩子回到家,看到家人都板着脸孔,一脸紧张,他一定会感受到那份焦虑;而如果他感觉到的是轻松、快乐,他的内心焦虑也会降低的。所以,高考前家庭气氛要越正常越好,否则会给孩子太明显的心理暗示。

 

    把所有的期望埋在心里

 

    家长的急,不能表现在孩子面前。要求孩子的心态平和,家长的心态也一定要平和,要让孩子多少能体验到家的温暖。这就需要家长做事、说话,情绪要稳定,不要显得杂乱、急躁。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少一些期望多一点理解,把所有的期望埋在心里。帮助孩子减压,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树立临考信心。

 

    夫妻矛盾先放一放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拌嘴争吵。在高考备考期间,家长一定要把夫妻间的矛盾暂时放一放,对一些有分歧的问题不要争论。因为争论之后,情绪多少会在孩子面前有所表露,对孩子的心理有所影响。和谐的家庭对稳定孩子的情绪、心理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不要问孩子的学习成绩

    有的家长爱问孩子成绩。从某种角度看,问成绩就是给压力。一般来说,高三学生对高考的意义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学习的自觉性也是比较强的。只要孩子情绪正常,在努力认真地学习,家长就没有必要追问孩子的成绩。要知道,孩子在学校整天接触的就是这些问题,回到家,如果还是这样的问题,他肯定会烦。面对高考,孩子尽力就好。在这一点上,家长要充分地理解孩子。当然,孩子如果自觉性差一点,必要的督促还是要的,但最好不要唠叨。在考试期间,绝不要向孩子打听考试的情况。

 

    陪孩子

    聊天、散步、做游戏

 

    由于学习紧张,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很少。建议家长抓住孩子在家短暂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聊天时要诙谐一点、幽默一点、轻松一点,保证孩子回到家得到的是轻松和愉快。也可以陪孩子游泳、打球、散步、听音乐、看体育节目、看肥皂剧、看漫画、外出吃饭等。家里尽可能不要变成第二学校,家庭氛围的布置要温馨一些,让孩子尽量放松。

 

    饮食以清淡为主

    适当增加营养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帮不了孩子,就在伙食上大下工夫。只要是好的,不论多贵都舍得给孩子买,天天大鱼大肉。还有一些家长道听途说,给孩子买所谓的补品。这都是不可取的。高考期间还是要按照正常的饮食习惯安排,清淡为主,多吃水果,适当注意一些营养。关键是要讲卫生,杜绝孩子在小摊点吃饭,以免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睡前要催促孩子用热水洗脚,以保证睡眠质量。对孩子已经形成的生活规律,尽量予以配合,不要轻易地打破。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